中国植物志
因网站整合,本页即将迁移至:www.iplant.cn/info/Corydalis adunca?t=z
意见建议 请 email: iplant@ibcas.ac.cn
FOC | FLPH | DCP | iPlant | admin    响应时间:0.19秒
灰绿黄堇
Corydalis adunca Maxim.
中国植物志>> 第32卷 >> 罂粟科 Papaveraceae >> 紫堇属 Corydalis

234.灰绿黄堇(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早生紫堇(秦岭植物志),师子色巴(德钦藏语),柴布日-萨巴乐干纳(内蒙古蒙语)图版98: 6-9

Corydalis adunca Maxim. in Bull. Acad. Sci. St. Petersb. 24: 29. 1878; in Mel. Biol. 10: 47. 1878; Forbes et Hemsl. in Journ. Linn. Soc. Bot. 23: 36. 1888; Maxim. Fl. Tang. 46, t. 6, f. 7-16. 1889; in Act. Hort. Petrop. 11: 49. 1889, p. p.; Fedde in Fedde Repert. 22: 220. 1926; Hand.-Mazz. Symb. Sin. 7: 342. 1931, in nota; 中国高等植物图鉴2: 22, 图1775. 1972和补编1: 669. 1982, in clavi; 酉藏植物志2: 31. 1985; 横断山区维管植物, 上册: 605. 1993, p. p. mai.——C. albicaulis Franch. in Nouv. Arch. Mus. Paris ser. 2 (5): 182, f. 8. 1884; et Pl. David. 1: 30, t. 8, 1884; in Bull. Soc. Bot. Franch. 33: 395. 1886, excl. var. latiloba Franch.——C. adunca var. humilis Maxim. Enum. Pl. Mong. 38, 1889.——C. odontostigma Fedde in Fedde Repert. 21: 51, t. 14, 1925.

多年生灰绿色丛生草本,高20-60厘米,多少具白粉。主根据多头根茎,向上发出多茎。茎不分枝至少分枝,具叶。基生叶约高达茎的1/2至2/3,具长柄,叶片狭卵圆形,二回羽状全裂,一回羽片约4-5对,二回羽片1-2对,近无柄,约长5-8毫米,宽5-6毫米,三深裂,有时裂片2-3浅裂,末回裂片顶端圆钝,具短尖。茎生叶与基生叶同形,上部的具短柄,近一回羽状全裂。总状花序长3-15厘米,多花,常较密集。苞片狭披针形,约与花梗等长,边缘近于膜质,顶端渐狭成丝状。花梗长约5毫米。花黄色,外花瓣顶端浅褐色,先近直立,后渐平展。萼片卵圆形,长约3毫米,渐尖,基部多少具齿。外花瓣顶端兜状,具短尖,无鸡冠状突起。上花瓣长约1.5厘米;距约占花瓣全长的1/4至1/3,末端圆钝;蜜腺体约占距长的1/2。下花瓣长约1厘米,舟状内凹。内花瓣长约9毫米,具鸡冠状突起,爪约与瓣片等长。雄蕊束披针形。柱头小,近圆形,具6短柱状突起。蒴果长圆形, 直立或斜伸,约长1.8厘米,宽2.5毫米,具长约5毫米的花柱和1列种子。种子黑亮,具小凹点,直径约2毫米,种阜大。

产内蒙古〔大青山)、宁夏(贺兰山、中卫、银川、固原)、甘肃(卓尼、岷县、武都、叠布、酒泉、临洮等地)、陕西(神木)、青海(民和、循化、兴海、玉树等地)、四川(松潘、稻城、木里等地)、西藏(芒康、八宿、宁静、昌都、察雅、米林、朗县、加查),生于海拔1000-3900米的干早山地、河滩地或石缝中。模式标本采自内蒙古的大青山。

藏药,全草祛风明目,清热止血。

本种为我国特有,但分布较广,除新疆外遍布内蒙大青山以西和西北各省的干旱山地草原或荒漠草原地区。由于广布,变异较大,但无法进行种下划分,仅在其分布区南端划出一个小籽亚种和一狭域分布的帚枝亚种。 C. scaphopetala Fedde曾被Liden并入本种。它的原描述中记载的某些特征“体态更铺散,呈帚状分枝;叶的末回裂片较宽展;外花瓣边缘波状,距较短;果实较大”是属于变异幅度之内的。这里按吴征镒意见将它作亚种处理。

234a.灰绿黄堇 (原亚种)

ssp. adunca

多年生灰绿色丛生草本,高20-60厘米,多少具白粉。主根据多头根茎,向上发出多茎。茎不分枝至少分枝,具叶。基生叶约高达茎的1/2至2/3,具长柄,叶片狭卵圆形,二回羽状全裂,一回羽片约4-5对,二回羽片1-2对,近无柄,约长5-8毫米,宽5-6毫米,三深裂,有时裂片2-3浅裂,末回裂片顶端圆钝,具短尖。茎生叶与基生叶同形,上部的具短柄,近一回羽状全裂。总状花序长3-15厘米,多花,常较密集。苞片狭披针形,约与花梗等长,边缘近于膜质,顶端渐狭成丝状。花梗长约5毫米。花黄色,外花瓣顶端浅褐色,先近直立,后渐平展。萼片卵圆形,长约3毫米,渐尖,基部多少具齿。外花瓣顶端兜状,具短尖,无鸡冠状突起。上花瓣长约1.5厘米;距约占花瓣全长的1/4至1/3,末端圆钝;蜜腺体约占距长的1/2。下花瓣长约1厘米,舟状内凹。内花瓣长约9毫米,具鸡冠状突起,爪约与瓣片等长。雄蕊束披针形。柱头小,近圆形,具6短柱状突起。蒴果长圆形,直立或斜伸,约长1.8厘米,宽2.5毫米,具长约5毫米的花柱和1列种子。种子黑亮,具小凹点,直径约2毫米,种阜大。

产内蒙古〔大青山)、宁夏(贺兰山、中卫、银川、固原)、甘肃(卓尼、岷县、武都、叠布、酒泉、临洮等地)、陕西(神木)、青海(民和、循化、兴海、玉树等地)、四川(松潘、稻城、木里等地)、西藏(芒康、八宿、宁静、昌都、察雅、米林、朗县、加查),生于海拔1000-3900米的干早山地、河滩地或石缝中。模式标本采自内蒙古的大青山。

藏药,全草祛风明目,清热止血。

本种为我国特有,但分布较广,除新疆外遍布内蒙大青山以西和西北各省的干旱山地草原或荒漠草原地区。由于广布,变异较大,但无法进行种下划分,仅在其分布区南端划出一个小籽亚种和一狭域分布的帚枝亚种。 C. scaphopetala Fedde曾被Liden并入本种。它的原描述中记载的某些特征“体态更铺散,呈帚状分枝;叶的末回裂片较宽展;外花瓣边缘波状,距较短;果实较大”是属于变异幅度之内的。这里按吴征镒意见将它作亚种处理。

234b. 滇西灰绿黄堇(亚种)

ssp. microsperma Liden et Z. Y. Su in Addenda

不同于原亚种的是总状花序较疏花;苞片明显短于花梗;花较小,长约1.2厘米,下花瓣相对较长;蒴果较狭,宽约1.5毫米;种子较小,直径约1毫米,种阜极小。

产云南西北部(德钦、中甸、维西),生于海拔2100(3000) -3500米左右的河谷两岸。模式标本采自德钦奔子栏。

234c.帚枝灰绿黄堇(亚种)

ssp. scaphopetala (Fedde) C. Y. Wu et Z. Y. Su nov. stat. ——C. scaphopetala Fedde in Fedde Repert. 22: 220, t. 35, A. 1926.

与原亚种的区别是体态更铺散,呈帚状分枝;叶的末回裂片较宽展;外花瓣边缘波状,距较短;果实较大。

产甘肃东部(临洮)和青海东部(河南、兴海),生于海拔2900-3600米左右的干旱地或石隙中。模式标本采自临洮。

M. Liden和苏志云主张将本亚种并入正种,认为这只是特定环境中(如水湿条件较好等)出现的多分枝居群。吴征镒认为还是作为亚种处理为宜。

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禁止演绎 1999《中国植物志》第32卷 405页 PDF
中国植物志系统位置
被子植物门 Angiospermae
双子叶植物纲 Dicotyledoneae
原始花被亚纲 Archichlamydeae
罂粟目 Rhoeadales
罂粟亚目 Papaverineae
罂粟科 Papaveraceae
荷包牡丹亚科 Fumarioideae
紫堇族 CORYDALEAE
紫堇属 Corydalis
直茎黄堇组 Sect. Strictae
图版98: 6-9
扫一扫,在手机上继续查看
logo_frps
版权所有  ©  1959-2004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委会  科学出版社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数字植物项目组
京ICP备13006946号-2         我有话要说